綜合新聞

Lablinks“微生物組、炎癥與免疫”研討會成功舉辦

發表日期: 2023-10-15
  10月14日,Lablinks“微生物組、炎癥與免疫”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細胞出版社、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和上海市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舉辦。研討會特邀十位資深微生物學家、免疫學家、流行病學家和臨床醫生做主題報告,共同探討微生物組、炎癥、免疫反應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吸引了領域內近200位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參會。
  研討會開幕式上,細胞出版社編輯吳斐婕,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所務委員、科技發展與合作處處長劉冬平,上海市微生物學會理事長袁正宏分別代表組織方致歡迎辭,介紹了各機構的基本情況,并對與會人員表示真摯的歡迎和感謝。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研究員孟廣勛、鐘勁和晁彥杰分環節主持了研討。
  專題報告環節,報告嘉賓與參會的科研人員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展開熱烈深入的討論,碰撞出新的研究視角和思維火花。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姜世勃教授分享了開發pan-β-CoVs 疫苗的策略和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周溪研究員報告了從基礎到轉化-抗病毒 RNAi 免疫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上海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王紅艷研究員介紹了巨噬細胞、新陳代謝和病原體感染方面的研究成果。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人民醫院健康管理研究所余秋景教授分享了研究發現一碳代謝(one-carbon metabolism)在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癥中的作用;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鄢慧民教授介紹了TLR5 通路與粘膜免疫的關系;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孟廣勛研究員、中山大學朱立新教授分別報道了NLRP3 炎癥體、GBP5對腸道微生物和腸道炎癥的影響。上海大學魏濱教授分享了研究發現有關腦膜淋巴管MLVs(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的治療策略與減輕感染引起的神經損失間的關系;復旦大學余宏杰教授分享了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描繪出生、病毒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后的抗體圖譜;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酒亞明研究員分享了病原-宿主細胞骨架方面的研究成果。
  細胞出版社編輯虞莎、孫永梅還在會上介紹了細胞出版社有關情況,并從編輯角度解讀了如何在Cell Press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給參會科研人員帶來積極啟發。
  本次會議為微生物組、炎癥與免疫研究領域科研人員豐富了交流平臺、拓寬了研究思路,有助于促進領域同行間交流、互動與合作。
Lablinks“微生物組、炎癥與免疫”研討會參會人員合影

附件下載:

    粗大狠狠的进出她的体内,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色婷婷美国农夫综合激情亚洲,强壮公弄得我次次高潮小说